处罚小妙招
‘罚’进孩子的心坎里!
一般的父母都会以惩罚的方式如透过剥夺乐趣、制造恐惧与疼痛等负面回应,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。
然而,处罚往往无法让孩子学会“究竟错在哪里”,一个不小心还会造成亲子间关系的紧张,促使孩子用逃避或说谎来回避处罚。更糟糕的是,一旦孩子服膺于这种权力结构下的处置,恐怕只让他们学会对威权的服从,模仿打骂行为罢了。
学习负责“承担后果”
与“处罚” 这种人为的处置相比,如今许多教养专家提倡让孩子“以‘后果’为师”。孩子不专心吃饭时, 与其大声斥喝外加打手心,还不如就让他承担没吃东西的下场 — 饿肚子;当孩子把衣服画得脏兮兮,与其棍子伺候,不如就带着她亲自洗一次自己的衣服。比起单纯的处罚,让孩子承担后果则更直接地让孩子明白错误行为需要付出的代价。
【全文未完,完整内容请见《新健康100》49期】
※本文由《新健康100》授权刊载,未经同意禁止转载。